炎炎夏日,如何選購防曬用品。SPF、PA、PPD、UVA、UVB是什麼意思?【看這一篇就夠了】


夏天來了,你知道怎麼使用防曬用品嗎?

防曬用品的類型

根據防曬原理,可將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、化學防曬、混合型防曬三種。 防曬霜需要根據具體的對象來選擇不同SPF或PA值的產品,以達到防曬的目的。

防曬霜的作用原理很簡單,就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。要實際測試也很容易,把防曬霜均勻塗在一片玻璃,或是透明壓克力...反正就是透明的一片東西,然後用紫外線燈(手電筒)照射,看看穿透得光的色差便知道了。

防曬也分乳跟霜,主要區別在於物理性狀,霜劑一般的含水量在60%左右,看上去比較「稠」,呈膏狀; 而乳液,含水量在70%以上,看上去比較稀,有流動性。一般來講乳液比霜劑清爽,因為水的含量比較高,但配方師仍然可以利用不防曬同的油性成分和增稠劑來調整霜劑的「油膩」程度。所以,還是需要看產品本身。

物理防曬主要利用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在皮膚表面形成一種保護膜,將紫外線反射出去以達到防曬效果。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,是一種允許使用的食用色素。氧化鋅,在皮膚科可用來治療濕疹、皮炎的疾病,可以用於眼周等皮膚敏感處,所以以這種成分為主的產品,無刺激,適合敏感膚質使用,比較安全。同時它的防曬普比較廣,所以防曬能力比較強。使用後膚色會比較白,但比較有吸油、吸汗的效果。有些人不喜歡看起來白白的,像是沒有塗勻一樣。

化學防曬主要是在吸收紫外線之後,其實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。簡單來說就是需要紫外線先進入肌膚內部,和細胞結合後,再來中和進入肌膚的氧自由基,因為必須進入肌膚,所以化學防曬成分有一些會引起過敏,敏感性肌膚選擇物理防曬較安全。化學性防曬乳比較會吸收紫外線,轉化為較低的能量,由於種類較多,可研發搭配出較強防曬效果的配方,整體防護力可以比較完整。

敏感性肌膚由於皮膚的屏障功能較弱,對外界的正常刺激經常出現過度的反應,所以在選擇產品時,要儘量選擇無香料、無酒精、無色素,酸鹼度適中的產品。

混合型防曬是目前較新的防曬品,取用物理性防曬及化學性防曬的優點、特性製造,不僅適合一般膚質,且具有抗UVA、UVB、IR等全效性,達到減少色素沉著,延緩皮膚老化及減低皮膚癌發生的機率。 兼具反射與吸收紫外線的功能,但如何有加乘的效果還是需要專業的配方設計。



防曬的年齡考量

對應不同年齡,皮膚的條件也會有所不同。

以下依照不同年齡提出的參考建議:

1 歲以下:這個階段的嬰兒皮膚很幼嫩,原則上不建議使用任何防曬產品。家長可以使用各種物理性遮蔽的方式,包含有棚頂的推車、帽子、長袖長褲、陽傘…等方式來遮蔽陽光。直接避開陽光最強的早上 10 點到下午 3 點這段時間外出,也是很明智的選擇。

1-6 歲:此階段的孩童皮膚防護力已經比嬰兒好了一些,但還是建議使用純物理性防曬,避免化學性防曬,因為還是可能造成的皮膚刺激。雖然純物理性防曬成分,在某些產品可能會偏油,但這個年齡的孩童的皮膚也不太會出油,因此通常是可以接受。而且此階段的孩童一般對於塗抹的喜好感受還未定型,不會有太大的反應。

6 歲以上:此階段的皮膚基本上就可以視為成人的皮膚來看待了。只要使用之後沒有不舒服,或其他皮膚不良的反應,不管是物理性、化學性,或者是混和性防曬產品都可以使用。青少年的皮脂分泌會比較旺盛,可以選擇比較不油膩的產品。如果已經對塗抹的喜好感受已經定型,就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產品。



防曬系數

UVA和UVB分別是什麼?

UV 是紫外線( Ultraviolet )的縮寫, UVA 和 UVB 分別代表兩種不同波段長度的紫外線。會造成人類曬紅或曬傷問題的主要是 UVB ,而導致曬黑或曬老的主要是 UVA ,所以在防曬挑選時,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需求,來決定想加強的防護選項。

UVA 的波長較長,能量較短,但穿透力也比 UVB 還要來得強。因此多數防曬產品在 UVB 的防護力上要做到好比較簡單,但要把 UVA 的防護做好,技術上就比較困難。


SPF、PA怎麼看

SPF防曬係數主要阻擋UVB(中波紫外線),延緩曬紅曬傷時間,以往認為,假設一般情況下10分鐘會曬傷,SPF30則可延長30倍的時間曬傷,即約300分鐘才曬傷。但是實際情況下難以斷定多久會曬傷,因為有太多的變數影響防曬產品停留在皮膚的情況。因此只要長時間在外或流汗,無論係數多少都要隨時補擦。

PA則是表達防禦UVA(長波紫外線)的強度,減緩皮膚老化、過敏、色素沉澱、曬黑現象,「+」數越高,防禦紫外線的程度越強。PA 也是指的是延長發生曬黑時間的能力。PA 是由 PPD 換算過來的數值,基本上越多個 + 號,就代表越能延緩人被曬黑的時間。

PPD並未表明產品提供的確切UVA防護量;相反,該測試將轉換為國家或地區的評分系統。

當前,至少有五個國家/地區使用UVA測試:日本,英國,德國,美國和澳大利亞。在日本,將PPD結果分組並簡化為PA測量。

PPD轉換如下:

如果產品的PPD = 2至4,PA = 平安 +

如果產品的PPD = 4至8,PA = PA ++

如果產品的PPD = 8至16,PA = PA +++

如果產品的PPD = 16或更高,則PA = PA ++++

根據從事的活動來購買防曬乳,才能事半功倍。


Star Rating 是什麼意思?

在防曬產品標示上,常會看到星星的標示,這是在強調防曬產品的防曬能力「均勻度」。也就是防護 UVA 的能力與防護 UVB 能力之間的比值。理論上,防曬均勻度高,也代表這款產品的防護力比較平均、完整。



使用感受

油性、粉刺、青春痘膚質

物理性防曬產品的優點是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小,但缺點是容易看起來泛白,感覺不容易擦勻。另外為了讓粉體達到分散,因此使用感受通常會覺得比較油一點。如果是油性肌膚,容易長青春痘或粉刺的朋友,通常會建議使用質地比較不油膩的產品。

敏弱肌、酒糟、異位性皮膚炎

化學性防曬的優點是相對清透,缺點則是某些成分有環保或者是對人體的疑慮。但也不必過度擔心,既然能夠到市場上販賣,相關的安全性評估,各國都有在持續監控中。選擇有品牌、有知名度的產品,相對就比較安全一點。注意避開酒精、香料、色素…或其他非必要的添加物,讓產品本身越單純越好。當然產品本身如果可以做到質地清爽一些的話,那會更好。

防曬的生活型態考量

不同生活型態的朋友,因為接觸紫外線的情況不同,就會衍生不同的需求。以下針對幾種常見的生活型態,建議相對應的產品挑選原則。

一般上班族或學生

如果你是生活在都會區,只有在走去捷運站(地鐵)或公車站路上,或者是中午去覓食時會曬到太陽,其他大多時間都在室內活動的人,其實不需要使用防曬係數過高的產品。 SPF 的數值是指延緩曬紅時間的倍數,如果你曬的時間根本不長也就不需要延長,其實挑選 SPF 25-35 的產品就足夠了。不追求過高的防曬係數,也可以讓產品本身容易做到兼顧清爽,對青春痘、粉刺的朋友也有好處。

如果你是騎車通勤的朋友,建議除了臉部的防曬以外,應該要穿著可以遮蔽陽光衣物,例如長袖或長褲,特別是脖子的部分不要漏掉了。直接使用物理性的遮蔽,就可以大幅減少防曬產品的使用量,也是省錢的好方法。

戶外活動

在戶外活動時,因為直接曝曬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,這時就有需要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產品。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 SPF在 50 以上的防曬產品,並且要經常注意補擦。

水上活動

如果是參加水上活動的朋友,重點就是產品的防水能力到底好不好。如果防水能力太弱,那不管怎麼補擦大概就是一直脫落而已。有關防水能力,可以看看產品上有沒有 FDA 或者是 COOLIPA 這兩個單位標示的 very water resistant 。但必須說明的是,目前有相關標示的產品很少,因此這部分大家也是要多花時間嘗試挑選,或是多看看真實的使用評價,才比較有機會找到好產品了。

當然使用防曬產品只是在水上活動時防曬的方法之一。現在有不少朋友,會穿著包覆地比較完整的防寒、防水衣物,其實也是很直接有效的方式。


流汗要怎麼補擦防曬?

原則上如果有流汗的情況,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就補擦一次,不過要依實際狀況而定,該補就補。如果單純擦了防曬,沒有上妝的話,那可以用衛生紙擦乾汗水後補擦防曬。但若是你在擦了防曬之後,還另外有上妝的話,基本上就很難在不破壞妝的狀況下補擦。有些人會使用防曬蜜粉之類的產品補上,但基本上這類產品相對的防曬能力多數不是很好。

防曬產品如何對應自己的需求挑選?

防曬產品的挑選,不是搞懂專有名詞就可以了...這世界上沒有「最好的保養品」,只有「可能最適合自己的保養品」。因為每個人的膚質不同,生活型態也不同,因應不同的情境,就會產生不同的需求,因此沒有一個產品是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。

不是看到數字越高、星星越多、+號越多、各種認證標章看起來越多,就覺得越好。


其他注意事項

防曬要擦多少才足夠?

SPF50的產品如果擦一半的厚度,結果是SPF25嗎?

根據美國 FDA 以及參考皮膚科醫學會的意見,防曬塗抹應該要擦到是 2 毫克/平方公分的量才夠( 2 mg/cm^2 )。也就是整個臉大約需要一個2公分大的硬幣才足夠,或是一茶匙的量。另外有一種換算方法是,一個手掌大的面積,大概需要一顆黃豆大小的量。不管你是用黃豆還是十元硬幣來換算,總之就是得擦足量才能發揮理想的作用。

如果一開始就擦不夠,或是流汗後剩下一半...如果你使用的是 SPF 50 的產品,那防曬力不是變成 SPF 25 ,而是只剩下 SPF 7.1 的防護效果而已。

大部分人曬黑的原因,不是因為塗抹的防曬系數不夠高,而是補塗不夠多!若你喜歡防曬噴霧的輕薄質感,就需要明白噴霧的防曬產品比一般防曬霜更易脫落,建議最好2、3小時就補噴一次,或更頻繁的補噴。記得耳後、肩部、手背...等一些細微的小地方。也記得,在陽光下活動之前15分鐘,就已經做好防曬準備,也就是已經塗抹均勻,或是已經噴好防曬了。

防曬產品必須持續均勻地附著在皮膚表面,才能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,若進行戶外水上運動後補塗,記得先用浴巾擦乾水珠後,再噴上防曬噴霧,以免噴霧在濕潤的表面不能黏合皮膚,就好像沒噴是一樣的。

我們概估一個茶匙相當於一個直徑2公分的硬幣,還有硬幣的厚度。


背部

應該在整個背部均勻塗抹大約兩個硬幣的防曬霜。

腹部

需要大約需要一個硬幣的防曬霜才能達到理想的覆蓋率。
如果您的腹部區域暴露時間比較長,則每兩小時需要重新補擦一次。

胸部

胸部經常暴露在外,因此需要的數量與背部所需的差不多一樣多。光是胸部就可以使用一個多硬幣的防曬霜來塗抹範圍。

肩上

這是最早被曬傷的區域之一,因此應該對其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。因此,每個肩膀需要一個硬幣的防曬霜,如果暴露在陽光下,請嘗試用淺色襯衫遮蓋手部,以提供更好的保護。

手臂

它需要一個硬幣的防曬霜,好完整的覆蓋每個上臂和下臂。光是手臂加上肩膀就需要4個硬幣的防曬霜。

腿上

這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。小腿前後和大腿前後各需要大約1個硬幣的防曬霜。表示兩條腿總共4個硬幣的防曬霜。

臉上要使用多少防曬霜?

鼻子

整個鼻子需要大約半個硬幣的防曬霜。

臉上和額頭

額頭是最容易忘記的地方。經常在臉頰上塗防曬霜,而忘了額頭。使用半個硬幣的防曬霜覆蓋臉上和額頭的區域。

脖子和耳朵

脖子需要大約半個硬幣的防曬霜。
不要忘記你的耳朵。

防曬噴霧會建議使用嗎?

膏狀物理性防曬雖然論防曬效果來說的確是好,但厚重的質感未必人人會喜歡,所以才會有輕薄噴霧式防曬出現,質地輕盈清爽。但相對防曬成分容易流失,遮蓋度不會像乳液一樣均勻,用量方面需要更多,大概全身噴兩次才可以達到用量標準。假如你想要的是零死角的防曬效果,如果可先擦一層清爽的身體防曬霜再使用噴霧防曬,這樣的效果會更好。

使用防曬噴霧,一定要知道防曬噴霧的分類,這也是在使用上是否安全的主要因素。防曬噴霧大致分兩類,一類是液壓式,靠瓶中加壓氣體噴出來;另一類是依靠噴頭中彈簧的壓力噴出來,不含加壓氣體。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液壓式,用低沸點、易揮發的液體作為推進劑。最常用的有丙烷、丁烷、異丁烷(打火機成分,LPG),還有用二甲基醚的。注意!以上這類成分是極易燃燒的!

建議不要將防曬噴霧噴在臉上,但是如果非得要將防曬噴霧使用在臉上的話,噴灑時一定要閉上眼睛及暫時憋氣,噴完後空氣還會有這些殘留的粒子,最好能等至少10秒再呼吸,或是把頭撇開。也儘量不要在室內、或是順風處使用,避免將這些殘留的粒子吸入肺部。

除了上述提到的要閉眼及暫時憋氣使用,也不要一直噴同一個部位,因為這樣容易造成凍傷的情形。最好是以畫圓的方式或是單向噴灑,噴完後再用手輕拍按壓讓防曬能夠均勻吸收。

切記避免接近火源,不要剛剛噴灑完就想點打火機,這樣是很危險的!要存放在乾燥陰涼處,不要放在高溫不通風處,特別是不建議放在車內,因夏天的車內溫度其實非常高,容易造成噴霧罐爆裂。


防曬知識的總整理:

1.怕曬傷要參看SPF數值,怕曬黑曬老,要參看PA
2.想兼顧曬傷和曬黑的問題,要考慮防曬均勻度
3.不要以為防曬擦了就可以,要記得擦足量,也要適時補擦。
4.沒有最完美的防曬產品,只有「可能最適合你」的防曬產品。
5.要綜合考量自己的年齡、膚質、生活型態,不要盲目追求數字最大、星星最多、標籤最多的產品。
6.建議使用防曬產品外,還要使用物理性遮蔽,套個袖套、戴個帽子,撐把傘...等。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教你認識USB數據線(傳輸線)手機充電&USB數據線快充選購【看這一篇就夠了】

如何選購USB充電器?什麼是PD?什麼是QC?多埠的比較好嗎?什麼是快充?【看這一篇就夠了】